emc易倍体育“这也叫葡萄酒?中国的葡萄酒就是这个味儿?”40年前,一位留法中国青年兴致勃勃地带着国产葡萄酒在法国举办“中国葡萄酒品尝会”,没想到却被客人们品尝后的质问深深刺痛了心。
这位青年是时年25岁的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以下简称“西农”)公派留学生、新中国第一位葡萄与葡萄酒博士李华。
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但近代以后,中国葡萄与葡萄酒科技落后和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培养高层次葡萄酒产业人才,做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让中国的葡萄美酒香飘世界。”从1985年10月在国内率先开设“葡萄栽培与酿酒”专业,到1994年4月20日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李华教授创办的这所学院与我国葡萄酒事业共命运同发展,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emc易倍体育,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葡萄的研究和发展,很多国家设立了专门的葡萄栽培和酿酒研究机构,在大学也设有葡萄栽培和研究的学院、系或专业。而当时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留法期间,当得知导师贺普超教授提议在中国创办第一个葡萄酒专业时,李华先后3次回国到相关部门奔走游说。1985年,我国第一个葡萄酒专业在西农落地。
面对无开办费、无专业人员、无专业教材、无实习实验条件的窘况,李华和同事们审定和完善教学计划、培训师资、调整师资结构、编定专业教材、借款建葡萄酒实验室……在较短的时间里,凭着那股激情,新专业很快走上了正轨。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1994年,李华联合全国13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同年emc易倍体育,在他的努力下,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
“凡有葡萄酒处,皆有西农人。”如今,学院已成为全球办学规模最大的葡萄酒学院,全国葡萄酒行业80%以上的技术骨干均来自学院。在已上市的13家葡萄酒企业中,有11家的技术总监或总工程师由学院毕业生担任。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毕业生44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名,推动国内22家高校建立葡萄酒学院或相关专业,其中80%的培养方案、70%的专业教材、70%的专业师资均来自学院。葡萄酒学院因此被誉为“中国葡萄酒黄埔军校”。
30年前,国际葡萄酒业界一度认为“只有地中海式气候才适宜栽培酿酒葡萄,以大陆季风性气候为主的中国,根本不适宜优质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生产。”
经过系统研究和考察,李华团队发现并确立了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坡地、沙漠、戈壁、荒滩等非耕地,均是我国酿酒葡萄适生区。
这一成果颠覆了国际的普遍论断,推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11大葡萄酒产区。我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从无到有。目前,广大中西部非耕地发展酿酒葡萄65万亩,年产优质葡萄酒30万吨,农民年增收32.5亿元。
同时,围绕酿酒葡萄育种、栽培技术创新、优质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安全控制等关键问题,学院构建并推广了“从土地到餐桌”的葡萄酒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创造出了“爬地龙+行间生草”的埋土防寒区酿酒葡萄栽培新模式,创立了我国酿酒葡萄极简化生态栽培理论和基于我国原料特性的葡萄酒酿造工艺体系,实现了我国本土葡萄酒酵母从“0到1”的突破。
30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建设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葡萄酒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150余项,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地方技术标准20多项。
本地菜,家乡酒,招待好朋友。2023年5月,举世瞩目的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在盛大的国宴上,来自各国的领导人和贵宾为友谊高举酒杯,杯里盛着来自葡萄酒学院的李华葡萄酒。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李华昔日的学生房玉林如今是学校的副校长、教授,他认为,葡萄酒既要有“阳春白雪”,又应该是“下里巴人”。在他看来,葡萄酒要“去贵族化”emc易倍体育,要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大趋势。
中国葡萄酒历史与发展馆馆长、提出“耕土耕心,酿酒酿人”院训的葡萄酒学院第二任院长王华教授,长期致力于推广葡萄酒文化,为葡萄酒走进千家万户作出了重要贡献。
众所周知,酵母是葡萄酒的灵魂,它能塑造不同的香气特点,能够赋予葡萄酒自己的个性,这有利于区别于其他的葡萄酒,更好地实现独特的风味。
针对我国葡萄酒产业严重依赖单一、进口的葡萄酒酵母的困境,学院刘延琳教授团队历时22年研发的2株优良葡萄酒酵母,实现了我国本土葡萄酒酵母“从0到1”的突破,解决了我国葡萄酒酵母长期以来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隐患与产业风险。